開始列印 <<- - 按此開始列印
 
「從稗子的比喻談起」- 2001年11月24日(安息日禮拜)主理:劉翠英長老

從 稗 子 的 比 喻 談 起

2001年11月24日(安息日禮拜)主理:劉翠英長老

經文: 馬太福音第十三章:24-30節;第十三章:36-43 

記得上個主日牧師勉勵我們的講題是「嚴肅的警告」,提到有關「上帝國降臨」」的信息,今天個人要在這裡分享的經文是有關天國的信息。其實,上帝國與天國,都是指上帝的絕對主權與統治,跟一般歷史上在某時某地出現的國度不同;福音書的作者用詞不一致,是因為馬太福音的對象是猶太人,一向不隨便稱呼上帝的名,唯恐自己不慎觸犯了上帝的誡命:「不可妄稱耶和華-你上帝的名」(出廿:7)。所以馬太福音的作者以天代替上帝,稱上帝國為天國。

我們都知道,耶穌基督常常藉著日常生活中,一般人所熟知的事物說成生動的比喻來說明他的信息,以便使信息能深深刻劃在人們的心中,但是他也常常只指出一些準則,並無絕對的標準做法,是留給人思考空間,讓人深思上帝的新社會在自己生命中的意義。剛才我們所看的這個比喻,比較特別的是跟前面一個「撒種的比喻」一樣,馬太都清楚的記述耶穌基督自己的講解,使我們能更明白他說比喻的真正心意。這個比喻的內容亦是取材自農業生活。稗子,是一種長在田間的雜草,有一種說法,它有很輕微的毒性,味道也不大好,因此當地農夫對稗子向來沒有好感。但是,在生長初期,稗子和麥子很相似,要一直到結穗的時候,才可以分辨;因為麥穗較飽滿,稗子的穗較小,且呈現黑、灰色,兩者顏色也不同。但由於稗子和麥子的根部纏繞在一起,若是硬要拔除稗子,往往會影響到麥子。

現在想與各位兄姊就「稗子的比喻」,來分享幾點個人對這段經文的領受: 

一、 人撒好種子在田裡卻生出稗子

耶穌基督說:「天國好像人撒好種子在田裡…」。「天國好像…」這句話的意思是指「以下的情形可比方是天國某一方面的真理。」那「天國」是指什麼?到目前,很多基督徒仍然同意奧古斯丁的想法,看上帝的國度就是教會。依我們所知,耶穌基督說這個比喻的時候,還沒有今日有組織性的教會,但是因為耶穌基督清楚表明他的宣教工作會遭人故意破壞,因此有可能耶穌基督要預表教會也會有問題存在。在這個比喻中,那撒好種子的就是耶穌基督,試想:耶穌基督所撒聖靈的種子,怎麼可能生出稗子?原來是大家睡覺的時候,有仇敵來,將稗子撒在麥子裡就走了。

「睡覺的時候」所指的意思就是警覺性最低的時候,因為無法預防或注意,最容易受到侵害;魔鬼最喜歡利用人「睡覺的時候」動工,可能是在黑夜,也可能是在我們成功得意,很安穩的時候,這正是敵人最容易下手的機會。因為魔鬼深知,它無法改變麥子的本質,它就撒下稗子來破壞麥田,影響麥子的收成並讓田主費心神、耗人力。所以,我們在教會,若是失去警醒,仍然可能陷入魔鬼的詭計中間,我們需要像彼得所勸勉的:「務要謹守,警醒。因為你們的仇敵魔鬼,如同吼叫的獅子,遍地遊行,尋找可吞吃的人。」(彼得前書五:8)

二、 上帝容許稗子與麥子兩樣一齊長,等著收割

在比喻中,田主因為知道要除去稗子是很專門的工作,雖然在結穗的時候,憑經驗就可以分辨稗穗與麥穗,但若不是很內行,在拔除稗穗的時候,也會傷及麥穗的根部,而影響到麥子的完美飽穗。所以,田主並沒有接受僕人的建議除去稗子,而容許兩樣一齊長。也許可以這麼認為,在收割之前,上帝就是容許稗子與麥子一齊在他無限的救恩裡生長,個人覺得很像挪亞方舟所載的動物有潔淨和不潔淨的。通常,在我們的期待中,教會是聖潔的,好像應該是人間天堂,然而,事實未必符合我們的理想,我們仍然看見一般教會裡有時也有是非,也有讓人寒心的事;其實,或許我們可以這麼想:教會內「好壞共處」、「善惡並存」,甚至是「堅強與軟弱鬥陣」、「義與不義做伙」本來就是上帝所准許的,甚至我們可以相信:必定有他美好的旨意。我們也知道,聖經還記載:「所以,為了榮耀上帝,你們要彼此接納,如同基督接納你們一樣」(羅十五:7)。只有短短幾個字,對我們似乎是極大的考驗;正好今年我們教會事工的主題是"「接納扶持,關懷互助」把冷漠變成愛",於是引發個人在這方面的思考。

個人認為,很多時候,一些人際間的困擾常常只是單純的來自對事情的看法不同而又溝通不夠。我們是否可能學習在不涉及信仰的絕對真理時,大家用較開放的心胸彼此傾聽?畢竟我們每個人的成長背景不同,學經歷不同,恩賜也不同,何況是身處自我意識提高,多元價值充斥的現代?加上每個人信仰的層次與需求也不一致,當然很多時候對事情的看法會不一樣,如果我們能學習回到耶穌基督的教導,透過溝通,彼此修正,凝聚共識,相信可以減少誤會。

其實,即使是面對嚴肅的罪的問題,耶穌基督的處理方式應該是我們的典範。約翰福音第八章所記載,那些處心積慮找機會要控告耶穌的人,原來是想藉著耶穌的話,把那「行淫時被捉的女人」打死,好讓耶穌去擔當私自為人定死罪的麻煩。我們知道,耶穌基督的處理不是按摩西律法叫證人拿石頭打人,而是把審判的標準回到上帝與人的關係上,他用喚醒良知的方法,使人不敢在上帝的面前自誇無罪,認為可以拿石頭打人。而另一方面,耶穌基督特別叮嚀:從此不要再犯罪了!以個人的看法,耶穌基督在面對判斷時,是否也有可能是把問題分成人與行為或者是人與事兩個向度在思考?由於對人不絕望,甚至肯定人的無限潛能,所以給了那婦女自新的機會;在另一方面,耶穌基督要她斷然處置自己的犯罪行為,不能再犯。較樂觀的想法,如果能釐清人與行為或者人與事,或許有助我們真正做到「彼此接納」。

三、 收割的時候,必分清楚;麥子收在倉裏,稗子丟進爐裡燒

「收割的時候」這是天國比喻中很重要的一句話,我們看到耶穌基督在傳揚天國信息時,就是這樣提出警語:「時機成熟了,上帝的國快實現了!你們要悔改,信從福音。」(馬可福音一:15;新譯本)收割就是農作物成熟的處理方式,因此收割表示天國的來臨,是上帝審判的日子。收入穀倉的是主人認為有用的;丟進爐裡燒的是主人認為沒有用又需要徹底處理的。我們用這個比喻對照四十七至五十節的天國比喻裡,是以撒網捕魚為例,收網以後才篩選;揀好的收在器具裏,將不好的丟棄。從這些讓我們知道:審判好壞的不是我們人自己,而是上帝。上帝雖然容許好與壞並存,但並不是把兩者畫上等號;一直到世界的末日,他必秉持公義算總帳,誠如傳道書的結語:「要敬畏上帝,謹守他的命令,因為這是人人應盡的義務。我們所做的一切,或善或惡,連那最隱密的事,上帝都要審判。」

所以,審判是結局。至於審判的標準,我們在聖經也看到一個事實,上帝未必全然以結果來判定;上帝還要以我們受託的忠誠度來判斷,他要看的是我們的內心和我們整個工作的過程。如同馬太福音第廿五章14-30節「按才幹接受託付的比喻」中,那領二千又賺二千的僕人和領五千又賺五千的僕人所得的獎賞完全一樣,都被肯定為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得到信任,有資格生活在上帝的國度裡,與上帝同享喜樂。

耶穌基督告訴我們,我們就是上帝所揀選出來的好種子,我們應該要珍惜上帝對我們的揀選。但我們也知道,我們人是極其軟弱的且能力有限,要能面對敵人入侵而能安穩站立,真的只有倚靠上帝,如同枝連在葡萄樹。願我們能以上帝的話語為準繩,並互相扶持確實實踐上帝話語的教訓,才能算是真正屬於上帝所揀選的好種子,結好的果子,如聖詩299首的歌詞所期待:咱攏成做好果子,使主歡喜收入去。

 
石牌長老教會網站-----end

石牌長老教會地址:台北市北投區石牌路一段166巷59弄5號
主日台語禮拜:上午 9:30~10:30 華語禮拜:上午 11:00~12:00
電話:(02)2823-5082 傳真:(02)2823-2830
網站信箱:service@pctsp.org.tw

 

 

 
 

關閉視窗